实施“乙类乙管”首日 山东首批入境旅客顺利通关******
记者 白晓 通讯员 朱莉 任洁 报道
本报青岛1月8日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后,山东首批入境旅客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顺利通关。
2023年1月8日起,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“乙类乙管”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。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入境航班保障恢复至疫情前流程及要求,取消入境闭环管理措施。当日,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共有国际及地区进港航班5班,分别来自首尔、东京等城市,旅客进港流程顺畅,通关速度明显提升。
“和合”当选“中日韩精神——2023年度汉字”******
新华社首尔1月9日电(记者陆睿 周思雨)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发起的“中日韩精神——2023年度汉字”评选结果9日在韩国首尔揭晓,“和合”以最高票当选。
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坂田奈津子在公布结果时表示,三国民众选择“和合”,表达了对三国合作推动东亚地区共同繁荣与和谐的美好期望。
该活动是秘书处举办的首届年度汉字评选活动,旨在立足中日韩三国共同文化价值,促进民心相通。两轮票选活动于202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举行,中日韩民众积极参与。首轮票选结束后,经中日韩三国专家商议,确定入围的12组汉字词。“和合”在第二轮投票中胜出,“相生”和“共感”分别位列第二、第三。
秘书处秘书长欧渤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,“和合”寓意“和平、和谐、和睦”,承载了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三国人民希望地区和平、三国和谐相处、促进繁荣发展的共同期盼。
2011年,中日韩政府为深化三国合作,在首尔成立常设国际组织——中日韩合作秘书处。秘书处设立以来,在三国政府指导下,积极为三国机制化合作提供支持,在经贸、文化、青年、媒体、灾害管理等领域主办众多合作项目,成为三国深化合作的主要平台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